历史沿革

中国歌剧舞剧院历史沿革

中国歌剧舞剧院是文化和旅游部直属事业单位,前身可追溯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那里是剧院的“根”。剧院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走来,伴随着新中国一起成  长,发挥了文艺作品吹响时代前进号角的重要作用。戏剧家李伯钊、音乐家周巍峙、作曲家卢肃、马可、剧作家晏甬、词作家乔羽、文艺评论家曲润海、作曲家刘文金、歌唱家田玉斌、演奏家林文增、音乐学博士陶诚曾先后担任院长。

在历任院长带领下,经过一代又一代艺术家们的共同努力,剧院走出了一条突显民族特色、高雅与通俗相结合的艺术发展之路,创作演出了百余部精品力作。其中,歌剧《白毛女》《小二黑结婚》《刘胡兰》《原野》《伤逝》等;舞剧《宝莲灯》《文成公主》《红楼梦》《铜雀伎》等,这些剧目已成为中国歌剧舞剧史上的经典之作。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诸多外国首脑多次观看演出并给予高度评价。

剧院人才汇聚、星光璀璨,拥有一大批杰出艺术家,如:马可(1964年3月,中国歌剧舞剧院组建并定名后的首任院长)、郭兰英(2019年9月29日,在建国70周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授予郭兰英“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塞克、安波、李波、乔羽、赵青、陈紫、刘文金、陈爱莲、黎国荃、吴雁泽、柳石明、李元华、李百成、方伯年、单秀荣等;还有一大批优秀的中青年艺术家,如:徐沛东、关峡、万山红、韩延文、温中甲、张宏光、姜金一、佟睿睿、山翀、陈小朵、王燕、朱立群、李玉刚、唐诗逸、高保利、胡阳等。

剧院一直致力于传承出新。近年来,近年来创排了歌剧《红河谷》《星海》《号角》《林徽因》《刘三姐》《玉堂春》《盼你归来》《青山烽火》《张富清》,舞剧《孔子》《恰同学少年》《赵氏孤儿》《昭君出塞》《李白》《英雄儿女》《到那时》《秀水泱泱》,情景歌舞晚会《四季情韵》《天边的祝福》,交响音乐会《丝路交响》,民族管弦乐音乐会《国之瑰宝》等一批舞台艺术精品力作。获得了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剧院注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每年进行商演和巡演同时,积极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以及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特困地区等基层单位的惠民演出百余场,与内蒙古呼和浩特、广西桂林、安徽马鞍山等地方形成结对帮扶,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过程中,使历史积淀和民族特色相结合,使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有机融合。积极尝试艺术院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逐步建立项目投资多元化、创作演出一体化、生产制作标准化、舞美呈现时尚化、品牌打造系列化、市场运营精准化、内部管理现代化的产业链,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剧院在国家重大演出任务和重要演出活动中发挥国家队作用。剧院曾集体参加了1964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1984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中国革命之歌》的创作演出,还分别参演了2010年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2018年《我们的四十年—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文艺晚会》、2019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奋斗吧 中华儿女》等活动,圆满完成欢迎美国总统特朗普、俄罗斯总统普京等外国首脑及重要会议的文艺演出。

剧院大力推动文化“走出去”,在亚非拉、欧美和大洋洲的近百个国家留下足迹。1951年,歌剧《白毛女》赴前苏联、东德等九国演出。1961年,舞剧《宝莲灯》《雷峰塔》《小刀会》赴前苏联、波兰等国演出。舞剧《孔子》2017年在纽约林肯表演艺术中心的大卫·寇克剧院演出4场、在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演出3场,2019年在俄罗斯圣彼得堡的马林斯基剧院演出2场,并向全球直播。剧院坚持在世界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优秀艺术,为增进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做出积极贡献。

一、守正创新、与时俱进——歌剧团

中国歌剧舞剧院歌剧团创建于1951年,是以创作和演出中国民族歌剧为主的国家级艺术团体。歌剧团从诞生至今,坚持以传承发展中国民族歌剧为己任,以剧目建设为抓手,构建人才梯队,追求艺术品质,促进文化交流,持续推动中国民族歌剧的健康发展。

在中国民族歌剧发展的历程中,歌剧团肩负着代际传承的光荣使命。由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的歌剧《白毛女》开启了民族歌剧的新纪元。《白毛女》继承古典戏剧传统,借鉴现代戏剧手法,广泛吸取民间音调,大胆借鉴西洋歌剧经验,创造了一种崭新的民族歌剧形式。1945年,在延安中央党校大礼堂,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观看了首演。1962年,在马可、陈紫等老一辈艺术家带领下,对中国民族歌剧的开山之作《白毛女》重新进行了艺术加工,使得这部作品在艺术和思想上都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提高,由郭兰英领衔主演后,不断获得成功。此后,歌剧团连续创作、演出了一批具有很高艺术质量和艺术价值的民族歌剧,如《赤叶河》《刘胡兰》《小二黑结婚》《草原之歌》《窦娥冤》《红霞》等,成为二十世纪五六十代中国民族歌剧的领军团队。

改革开放以后,歌剧团重新焕发艺术活力,艺术家们先后创作演出了民族歌剧《星光啊,星光》《谷兰丹姆》《将军情》等。1981年,为纪念鲁迅诞辰100周年,歌剧团参与创作、演出由施光南作曲的歌剧《伤逝》,这部作品将西方作曲技法与中国音乐审美深度融合,成为具有全新探索价值的优秀作品。由万方编剧,金湘作曲,根据曹禺先生同名话剧改编的歌剧《原野》,于1987年7月在北京天桥剧场首演。作为第一部被搬上国际舞台的中国歌剧,《原野》于1992年在美国华盛顿肯尼迪中心上演,1997年赴欧州巡演。被誉为“20世纪歌剧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成为中国歌剧舞剧院的经典保留剧目。

进入二十一世纪,歌剧团迎来了民族歌剧发展的新时期,先后参与创排了多部优秀歌剧作品,如《杨贵妃》《青春之歌》《花木兰》《茉莉花》《在那遥远的地方》《苏武》《天鹅》《号角》《星海(永恒的旋律)》等。2011年8月,由歌剧团参与创作演出的民族歌剧《红河谷》在北京保利剧院首演。歌剧《红河谷》上演以来,赢得业界广泛好评,于2012年获得国家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的“优秀剧目奖”,2013年荣获第十四届“文华大奖”,成为当代民族歌剧的扛鼎之作。2015年,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歌剧团参与创排了两部抗战题材歌剧《号角》和《星海(永恒的旋律)》。为观众呈现了人民艺术家聂耳与冼星海的人生经历和艺术历程。

作为中国民族歌剧的领军团队,歌剧团有着辉煌的历史,可谓人才辈出,拥有几十位国家级歌唱家:王嘉祥、魏乘哲、罗民池、方元、赵振立、于莲芝、关坤凡、郝伟彤、王芙庆、亚洁、周革、王宝珍、吕莲华、李洗、李珂、邱玉璞、张目、柳石明、马评、王起飞、李元华、高玉发、万山红、单秀荣、卢秀梅、朱雅丽、孔德成、张晓玲、梁展初、李海珍、韩延文、田庆泰、智颖文、张子铭、王燕、朱立群等。其中郭兰英更是在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1956年,郭兰英为电影《上甘岭》配唱插曲《我的祖国》,“一条大河波浪宽”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在此之前,郭兰英已经投身新歌剧事业十载,出演过新秧歌剧《王大娘赶集》《夫妻识字》《兄妹开荒》,此后她塑造的喜儿、小芹、胡兰子等光辉夺目的舞台艺术形象,更是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作为中国民族歌剧的杰出代表人物,在60多年的艺术生涯当中,郭兰英坚持不懈地努力探索,为中国民族歌剧表演体系的建立和民族演唱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成为歌剧团后辈永远学习的榜样。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郭兰英“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

在老一辈艺术家的传帮带之下,歌剧团坚持不忘初心,守正创新,与时俱进,在秉承经典的同时,不断融入具有当代审美的艺术理念,让经典作品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2015年是歌剧《白毛女》诞生70周年,歌剧团在原文化部和剧院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参与到歌剧《白毛女》的复排以及全国十五城市的巡演工作中。2016年,歌剧团又参与重排了民族经典歌剧《小二黑结婚》,这部被媒体称之为“一开场就有掌声并伴随全场”的喜歌剧,在保留原作精华的基础上,又进行了符合当代审美的艺术提炼,成为今后更广泛传播的范本式制作。“一白一黑”作为中国民族歌剧史上“里程碑”式的经典作品,是老一辈艺术家专业的探索、艺术的结晶。这两部经典歌剧的复排,为新时代民族歌剧舞台注入了传统的精髓,吸纳了艺术的本真,拓宽了发展的思路。

“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积累,在积累中创新”,遵循这一治团理念,歌剧团在中国民族歌剧的创作演出中不断进行题材和演绎方式的全新追求,致力于创作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品力作。歌剧《林徽因》刻画了一代才女林徽因传奇一生,彰显中国卓越知识分子们的文化自觉、自强、自信;歌剧《青山烽火》尽显革命的浪漫主义情怀和抗战精神的力量;歌剧《玉堂春》以“大写意”的风格为基调,赋予了传统题材以全新的人文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的气质;歌剧《刘三姐》力求凸显“山美、水美、人美、歌美”的中华大美的壮丽画卷,成为一部融文化、旅游于一体的新时代优秀歌剧作品;歌剧《盼你归来》通过焦裕禄同志的感人事迹,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

这些作品源自于生活的真实,升华于艺术的提炼,在致敬经典、传承经典的基础上,将思想性和时代感有机融合,用最前沿的艺术手法引领当代审美,以全新的视角、旷远的格局、人文的情怀,大力弘扬“民族精魂”铸就“民族脊梁”,讲好中国故事,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今天的歌剧团是一支年轻而富有朝气的专业团队。他们秉承了老一辈艺术家对艺术的热爱和孜孜以求的精神,不断提升专业水准和艺术素养,一大批有为的青年演员在剧院的各大剧目中担纲重要角色,其中多人还受邀参与兄弟院团及各省市院团的剧目排演并担任重要角色,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为了不断提升全体演职人员的业务水平,歌剧团还多次邀请国际知名大师,来剧院举办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师班,对剧团的青年演员进行专业的指导和训练。歌剧团群星闪烁,屡次在国内、国际声乐比赛斩获大奖。歌剧团的青年艺术家们不仅在歌剧表演中成绩骄人,在声乐合唱领域也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以歌剧团声乐演员倾力打造的《千里之行》《情满中华》等系列音乐会已经成为国内室内音乐会的知名品牌。
       近年来,歌剧团还参与了多场国家级的大型文艺晚会的演出,2011年建党90周年文艺晚会《我们的旗帜》,2018年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型文艺晚会《我们的四十年》,2019年建国七十周年大型文艺晚会《奋斗吧!中华儿女》以及“全国政协2020年茶话会”等,充分展现了歌剧团的专业艺术素养和精神风貌,赢得了业内外的一致好评。

在促进国内文化艺术事业繁荣发展的同时,歌剧团还积极推动国际间的艺术交流与合作,让中国优秀作品走出国门,登上国际舞台,弘扬和传播中国当代舞台艺术的风采。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歌剧团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成功演出《和平颂—黄河大合唱》音乐会,引起强烈反响。2019年1月,歌剧《林徽因》在新加坡首演,受到了当地华人观众的广泛关注和共鸣。2019年12月,民族歌剧《刘三姐》首次亮相海外,在澳洲悉尼、墨尔本等地歌剧院演出多场,赢得近四千名中澳观众和当地媒体的赞扬。歌剧团还先后出访美国、德国、俄罗斯、瑞士、加拿大、新西兰、法国、西班牙、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泰国、阿塞拜疆、巴巴多斯等国,为世界了解中国打开了艺术的窗口,为增进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文化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

当前,中国歌剧正处在最好的发展时期,歌剧团将不忘初心,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在剧院的坚强领导下,努力创作演出更多与时代同步、反映人民心声的优秀作品,为新时代中国民族歌剧的繁荣发展再立新功。

二、舞动时代,中国气派——舞剧团

中国歌剧舞剧院舞剧团成立于1956年,是我国最早创建的、也是至今唯一的国家级专业从事中国民族舞剧的艺术团体。自建团以来,舞剧团始终坚持以传承和发展民族舞剧为己任,坚守艺术理想,追求艺术品质,勇攀艺术高峰,推动中国民族舞剧事业蓬勃发展。

60多年来,通过几代艺术家的辛勤耕耘,先后创作出大量优秀的舞剧及舞蹈作品。1957年,在老一辈艺术家的努力下,创作了新中国第一部大型民族舞剧《宝莲灯》,将中国经典神话故事搬上了舞台。在中国当代舞剧史上,这是第一部较为完整的、以中国古典舞为主要素材的大型民族舞剧,标志着中国民族舞剧的初建成型。1959年修改后的《宝莲灯》作为国庆十周年献礼,周总理曾说“外国有天鹅湖,我们有《宝莲灯》嘛”。该剧在当年被拍成舞台艺术片,还曾在莫斯科大剧院演出,作为第一部走出国门的中国民族舞剧作品,在新中国上演的舞剧剧目中被业内外认可,属于中国舞剧界起步时的重要代表作。它的问世,播撒了中国民族舞剧的种子,起到了开创性的作用。此后,舞剧团创作、学习、演出了一系列优秀舞剧及独舞、双人舞及三人舞作品,如《雷峰塔》《小刀会》《五朵红云》《红旗》《八女投江》《梁祝》《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觉醒》等,为中国民族舞剧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改革开放后,四部大戏重燃复兴民族舞剧之火,并形成了独特的民族舞剧风格。1979年《文成公主》显示了盛唐的大气雍容和浓郁的民族风格,以规范的古典舞与藏族舞相辅相成的形式讲述了中国历史故事。首演时,时任国家主席华国锋、政协副主席十世班禅观看,并给与高度评价。1980年剧院舞剧团依靠自己力量创作舞剧《剑》,该舞剧提高了民族舞剧的表现力度,用舞剧手段塑造情感丰富、跌宕起伏的悲剧人物,是舞剧创作的又一成功之作。1981年舞剧《红楼梦》第一次以民族舞剧的形式展示古典名著,首演后,领导同志和艺术家给予了热情肯定。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习仲勋说:“《红》剧的精华都搞出来了,很感人。”。1987年,舞剧《铜雀伎》作为唯一一部中国舞剧被文化部选入“中国第一届艺术节”,轰动舞坛。该部作品突破了当时已经比较成功的以明清戏曲舞蹈元素为基础的中国古典舞模式,以中国舞蹈文化为大背景,精心研究了汉唐古代舞蹈的特点,创造了风格独具的汉唐风韵,是中国第一部以汉唐风格为主体创作的民族舞剧,该剧的意义远远超过了一般舞剧,具有很高的实践价值和学术价值,开拓了中国古典舞蹈的又一个新领域,并在北京舞蹈学院建立了中国汉唐舞系和专业。这个阶段的艺术创作充分体现了舞剧人极大的热情和生产积极性,在舞剧理念上有新的提高,表现了舞剧人对舞剧的认识从初级阶段走向初步成熟。从1980年开始,剧院陆续举行赵青、陈爱莲、孙玳章、海燕四位舞蹈表演艺术家的个人舞蹈专场。舞蹈专场的出现是舞蹈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燃起民族舞剧复兴之火的四部大型舞剧恰在同一时期,彼此相映成辉,形成了剧院舞剧事业的又一高峰。

20世纪后期,是民族舞剧从低潮到发生转机的重要时期,剧院的舞剧工作没有停步,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和探索,在逆境中拼搏,迎难而上,于多元化中崛起。舞剧《晚霞》《徐福》《青春祭》《篱笆墙的影子》以及舞蹈晚会《十大名曲》《走进中国舞剧优秀舞剧片段》等一系列演出支撑民族舞剧走出困难的时期,为后来的再次攀登高峰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其中《青春祭》获“五个一”工程奖,《篱笆墙的影子》获“荷花奖”银奖。2005年舞剧《南京 1937》获“荷花奖”银奖、“五个一”工程奖。除此之外,舞剧《绝代佳人》《嫦娥奔月》等许多作品都在舞剧发展的道路上不断作出尝试,努力攀登艺术高峰,迎接中国舞剧“盛唐”时期的到来。

60多年来,舞剧团的艺术家们一直为中国民族舞剧的发展坚守着,老一辈艺术家: 赵青、陈爱莲、孙玳璋、傅兆先、孙天路等开创者为我国民族舞剧建设初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做出了重要贡献。之后,剧院培养出一系列的中青年艺术家:山翀、杨奕、唐诗逸、胡阳、孙富博、朱寅、杨思宇、郭海峰、刘彬、石雪函、余瑜、张珊珊、高雯倩、窦率方、王家鑫、张迪、郭亦鸣、郝若琪、李祎然等。

近年来,舞剧创作进入繁荣时期,舞剧团对民族舞剧的样式和风格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继承经典的同时,舞剧团不忘初心,继往开来,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条主线”贯穿于艺术作品之中。连续推出舞剧《孔子》《恰同学少年》《赵氏孤儿》《昭君出塞》《李白》等多部舞剧作品,以及小型舞剧《士风》、实验舞剧《青梅煮酒》等。舞剧《孔子》是一部以中国传统文化代表性人物孔子为题材的作品,讲述了孔子周游列国的历史故事,再现了孔子不凡的生命历程。至今已全球巡演超过400场。2019年初排演了舞剧《孔子》国家大剧院300场交响乐纪念版,演职人员总人数超过300人,规模盛大空前,微博话题“我要看孔子”点击率1.8亿,讨论20多万次。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同志观后说:“用舞剧形式再现孔子真的是太不容易了,这部舞剧是对孔子思想理念很好的宣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非常成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2017年该剧登陆纽约林肯表演艺术中心和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被《纽约时报》喻为“中国文化名片”。2019年12月舞剧《孔子》交响乐版在俄罗斯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及莫斯科克洛伯夫新歌剧院隆重上演,受到俄罗斯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热烈好评。

2014年,剧院创排舞剧《恰同学少年》,从伟人角度展现了时代风貌,是一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正能量的作品,该剧作为国家院团的唯一一部舞剧,参加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优秀剧目展演”。2015年,剧院创排了舞剧《赵氏孤儿》,根据自元杂剧《赵氏孤儿案》改编,讲述了春秋时期,晋国贵族赵氏被奸臣屠岸贾陷害而惨遭灭门,唯一的骨血被托付给门客程婴。从此,程婴独自走上了一条一“义”孤行的漫长路。2016年,剧院创排了舞剧《昭君出塞》,舞剧讲述汉皇“宁边思倾国”,昭君“请缨赴塞上”,终老塞上,完成和亲宁边使命、促成民族和睦的一段佳话。2017年剧院创排了舞剧《李白》,是一部讲述中国故事的新创舞剧,以他的家国情怀和拥抱山水的恣肆情感为依托,在开掘李白心路历程的同时,塑造出舞剧舞台上的李白。除舞剧作品外,近年来剧院还创作了歌舞晚会《四季情韵》《金舞银曲》《紫气祥云》《一路风情嘉年华》《五洲风情》《天边的祝福》《梦中的故乡》;舞蹈专场《长征路上红军花》;歌舞诗剧《四美图》《新镜花水月》等艺术作品,受到国内外观众的广泛赞誉,从而收获了一大批忠实追随舞剧团的观众。

舞剧团还多次参与国家级大型文艺演出,并圆满完成演出任务。从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国革命之歌》、《复兴之路》,到庆祝香港回归大型文艺晚会《回归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祖国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型晚会《红旗颂》、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型文艺晚会《我们的四十年》、建国7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奋斗吧,中华儿女》,以及全国政协茶话会,再到近几年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演出、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演出、金砖国家文化节、中非论坛北京峰会演出等,舞剧团以高度的责任担当、精湛的艺术水准和良好的精神风貌,赢得了业内外的一致好评。

自舞剧团成立以来,国际文化交流一直是舞剧团发展轨迹的重要亮点之一。从1957年舞剧团赴俄罗斯参加“世青节”,直至今日舞剧《孔子》《赵氏孤儿》《昭君出塞》《士风》,舞蹈:《采薇》《贵妃醉酒》《水之灵》《英雄》《月下柔情》等优秀作品的对外交流,都深受亚非拉、欧美和大洋洲多个国家观众的喜爱。此外,舞剧团还多次跟随国家代表团出访,参与重大国事及外事活动。以舞蹈这种跨文化、跨国界、跨语言的艺术形式,传递中国文化的历史底蕴和时代魅力,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增进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了解,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今天的舞剧团是一支年轻蓬勃、富有朝气、拥有一流人才的队伍。他们秉承了老一辈舞剧艺术家对艺术的热爱和艰苦卓越的探索精神,不断提升专业水准和艺术素养,一大批有为的青年演员及舞剧团自己培养的编导在剧院的各大剧目中担纲重要任务,其中多人还受邀参与兄弟院团及各省市院团的剧目排演并担任重要角色及编导任务,取得了骄人的业绩。长期以来,为不断丰富解放演员肢体能力及思想,舞剧团定期邀请古典舞、芭蕾舞、现代舞等不同舞种风格的专家授课。每年舞剧团的业务考核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邀请业内专家进行考核交流的同时提升演员业务能力及艺术素养。通过全体演职人员的共同努力,舞剧团获得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颁发的2017-2018年度“青年文明号”称号。

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对中国民族舞剧事业的发展给予充分肯定。他表示,中国歌剧舞剧院近年来在探索发展民族舞剧上做出了表率、示范和贡献,并以丰硕的创作成果让中国民族舞剧受到国际舞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期待。成功地将国家艺术院团带回到舞剧艺术的“王者”地位;成功地推出了一批青年编导和舞者,形成了人才的梯队结构;成功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创作机制和合作模式。充分展现了中国歌剧舞剧院作为国家艺术院团的担当、格局和情怀。

舞剧团在剧院的带领下,以舞蹈特有的肢体语言,以民族舞剧特有的艺术魅力,舞动时代,引领风尚,传播中国精神,展现中国气派,为中国民族舞剧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 全面发展,突出特色——交响乐团

中国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是国家级职业乐团,其渊源可追溯到延安鲁艺时期的中央管弦乐团。1978年11月,经原文化部批准重新组建,隶属于中国歌剧舞剧院。作为新中国成立较早的乐团之一,亲历并见证了新中国专业乐团的发展历程。在乐团早期建设中,倾注了黎国荃、蒋小风、王恩悌等一大批音乐家的心血,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交响乐团秉持中西结合、雅俗共赏的理念,立足中国民族歌剧、民族舞剧音乐创作、演出,推广普及交响乐,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曾为中国民族歌剧《白毛女》《伤逝》《刘胡兰》《原野》《红河谷》《玉堂春》《青山烽火》《盼你归来》,民族舞剧《宝莲灯》《文成公主》《铜雀伎》《雷峰塔》《剑》《孔子》《赵氏孤儿》《李白》以及现代舞剧《篱笆墙的影子》等剧目担任音乐演奏。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上,由乐团担任演奏的中国歌剧舞剧院原创民族歌剧《红河谷》荣获国家最高文艺奖项“文华大奖”;在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上,由乐团担任演奏的中国评剧院原创评剧《母亲》荣获“文华大奖”。

交响乐团本着“让老百姓听得懂、看得懂并且热爱和支持交响乐”的宗旨,演出了大量不同类型的交响音乐会,包括《中外名曲音乐会》《施特劳斯经典作品音乐会》《莫扎特作品音乐会》《动画电影视听音乐会》《小提琴与乐团的浪漫音乐会》《奥斯卡经典电影金曲试听音乐会》《《走进中国舞剧》等,深受广大观众喜爱与推崇。2014年大型交响乐《世纪之舞》参加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打击乐与交响乐的结合让人耳目一新,获得了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优秀演出奖”。

交响乐团不断开拓创新,逐渐走向国际主流艺术舞台,多次受邀出访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演出,与小泽征尔、郑明勋、邵恩、吕嘉、李心草、汤沐海等著名指挥家和著名音乐家多明戈、廖昌永、吕思清、陈萨、迪迪拜尔等合作。排演世界著名的歌剧和舞剧,包括《蝴蝶夫人》《托斯卡》《艺术家生涯》《茶花女》《拉美莫尔的露琪娅》《阿依达》《天鹅湖》《罗密欧与朱丽叶》等。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评价说:“这是一支有活力、有经验而且而演奏技巧纯熟的乐团!"2016年9月,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7周年暨中希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应中国驻希腊大使馆邀请,乐团在希腊的雅典音乐厅、塞萨洛尼基亚里士多德大学音乐厅演出《丝路交响》音乐会。2016年12月,在北京与北京京剧院合作,共同演绎了京剧《大唐贵妃》,充分体现了梅派两代艺术大师对京剧艺术的传承发展与实践。2019年12月,中国歌剧舞剧院交响合唱版舞剧《孔子》在俄罗斯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上演,乐团演奏与舞蹈表演相得益彰,完美结合,受到广大观众和媒体高度评价。

交响乐团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精湛的专业水准、饱满的职业情操圆满完成了中国歌剧舞剧院一大批优秀原创剧目的演奏任务,在各项惠民、公益及商业演出中表现出众。同时,还肩负着国家赋予的重大演出任务,2018年12月,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2019年新年戏曲晚会》,2019年10月,参加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千人交响音乐会》的大型联欢演出,2019年12月,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全国政协2020年新年茶话会文艺演出》等。

交响乐团紧跟时代步伐,突出特色,以丰富多彩的音乐形式、多元包容的艺术风格,将中国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艺术门类和样式的音乐,精巧地融合于交响音乐之中,用交响音乐讲述中国故事、展现中华风彩、传播中国精神, 把更多、更美好的交响音乐作品奉献给国内外观众,走出一条交响乐中国化的创新之路。

四、国风国韵,四海名扬 ——民族乐团
      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成立于1950年,是我国最早的国家级专业民族乐团。建团至今70年,乐团始终坚持传承和发展中国民族音乐,拥有舒铁民、李执恭、汪炳炎、李继奎、刘文金、徐沛东、金纪广、王树仁等老一辈艺术家,培养了柏淼、林嘉庆、赵国雄、于国庆、林感、罗慧芳、单威伟、雷靛云、杨文娜、宋扬、张雪晶等一大批中青年艺术家,创作演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中国民族歌剧、舞剧音乐作品,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海内外极具盛誉,是我国最具多元化音乐风格和舞台表现力的国家级民族乐团。
      乐团伴随着新中国民族歌剧、舞剧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和壮大,早期与剧院歌唱家郭兰英,舞蹈家赵青、陈爱莲等老一辈艺术家合作,创作演出了一大批享有盛誉的民族歌剧、舞剧作品,如民族歌剧《白毛女》《小二黑结婚》《槐荫记》《刘胡兰》《窦娥冤》等,民族舞剧《小刀会》《宝莲灯》《红楼梦》《牡丹亭》《徐福》等,逐渐形成了极富演奏张力和戏剧感染力的舞台特色,为中国民族歌剧、舞剧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做好民族歌剧、舞剧音乐作品的同时,乐团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发展,从乐队建制、乐器改革、作品创作、舞台实践等多方面进行了有益实践,为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作出了突出贡献。1962年,首演并录制中胡协奏曲《苏武》,首创民族器乐协奏曲之先河,音乐会录音在国内外播放;1986年,为庆祝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成立,乐团首演了大型京剧曲牌民族管弦乐组曲《虞美人》。进入21世纪,乐团进入快速发展期,推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2001年,推出大型情景音乐会《中国十大名曲》,重新编配中国古典名曲,由刘文金先生亲自指挥,引起极大反响,媒体给予“十大名曲探索了民作出路,虽然听众对十首名曲早已耳熟能详,但绝不是老调重弹”、“十大民乐名曲编配翻新”、“音乐会展现了千年古韵”等高度评价。此台音乐会把民乐精品推向市场,树立起民族音乐的品牌。2005年,在原文化部的大力支持下,隆重推出大型民族音乐会《岁月如歌》,创造性地将观众喜闻乐见的电子音乐元素同民族管弦乐相结合,选取大量观众耳熟能详的音乐作品进行重新创作,国家领导人及文化艺术各界人士出席了音乐会的首演,给予了极高的评价,随后《岁月如歌》国内巡演了数百场。乐团还推出了《春江花月夜》《金色旋律》《盛世谐音》《民族歌剧经典片段》《四大名著》《侠肝义胆》等多部舞台经典音乐会,创造了多个票房纪录,在业界和社会引起广泛影响。

近年来,乐团迎来了发展的重要时期,连续制作推出多部高艺术水准的精品音乐会,乐团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精神面貌。2015年9月,大型民族管弦乐音乐会《国之瑰宝》亮相国家大剧院,音乐会以传统民族音乐为素材,特邀我国当代优秀作曲家精心创作,音乐会清新雅致、内涵深厚,有不同地域、不同音乐风格的展示,有不同民间乐种的表达,有文学、舞美、灯光、服装等舞台语汇的适度导入,民族风格、民族情韵、民族精神得以充分展示,彰显出“国之瑰宝”绚丽迷人的色彩。2018年10月,由乐团常任指挥洪侠执棒的《国之瑰宝》参加了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首届全国优秀民族乐团展演”,再一次引起业界广泛瞩目,并受到高度评价。2016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倾力打造大型民族管弦乐音乐会《长征路上》,邀约作曲家创作十余首民族管弦乐作品,音乐会以历史重大事件为视角,以典型区域性曲调为象征,以生动亲切的音乐语言为载体,展示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全景画面。2017年,为庆祝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创作了民族管弦乐音乐会《我的祖国》,业内专家从曲目编排、演员形象、乐队建制、乐团定位以及当今民乐发展趋势、观众需求、文化传承等角度展开深入探讨,对民族音乐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之后,又陆续推出了多台大型民族音乐会《同心逐梦》《悠悠丝路情》《在路上》《江山如画》等,通过系列音乐会的推出,传承经典、锻炼队伍、提升形象,使乐团在民乐界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配合国家重大外事活动、宣传中国文化和民族音乐是乐团肩负的重要使命,至今,乐团演出足迹已遍及五大洲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20世纪60年代,舞剧《宝莲灯》音乐(第二场)一直是招待国宾的必备节目。1978年,乐团20余人与部分舞剧演员、舞美人员参加由原文化部组成的“中国艺术团”,赴美国和港、澳地区演出,在美国五城市演出40余天,好评如潮,接受时任美国总统卡特的接见,为促进中美关系作出了贡献。1997年,庆祝中日邦交正常化25周年,与日本东京歌剧协会合作制作大型歌剧《蓬莱之国——徐福的传说》,该剧此后数年间巡演于中日之间,成为两国文化交流重要平台。1998年,为欢迎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刘文金先生带领乐团策划并在人民大会堂亲自执棒大型音乐会《友谊的纽带》,成为中美文化外交史上辉煌的篇章。2002年,庆祝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乐团与日本三味弦演奏家合作演出。2003年,在刘文金先生的推动下,乐团与日本、韩国组成的“亚洲乐团”,连续多年在中日韩三国及亚洲其他地区举办音乐会,并多次为三国首脑高访进行演出,为促进亚洲民族音乐的创作和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2003年9月,乐团演员参加了我国在欧洲成立的首家文化中心—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的落成庆祝演出,该国总统、总理均出席。同年,乐团参加第17届澳门国际音乐节。2009年,乐团参加第42届芬兰考斯蒂宁音乐节。2013年,乐团赴乌兹别克斯坦参加“第九届撒马尔罕国际音乐节”,并荣获器乐组第一名。2014年,乐团参加第五届阿塞拜疆“丝绸之路”音乐节。

当前,随着“文化走出去”的不断深入,乐团也积极探寻如何用民族音乐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精神,展现大国风采,持之以恒地为中华优秀民族音乐“走出去”做出贡献。2016年至2018年,连续三年春节期间,乐团携大型民族音乐会《国之瑰宝》开展“欢乐春节”海外巡演,包括欧洲、大洋洲、北美洲、中亚,这一时期的巡演范围广、规模大、时间长、影响力强,在演出内容上包含中国多民族音乐、戏曲音乐、地方民族民间音乐等国韵精髓,形式上包含独奏、重奏、室内乐及大型乐队,持续而良好地展现了中国民族音乐的当代成就,在世界舞台展现了中国乐团蓬勃昂扬的精神风貌、典雅大气的舞台作风和精益求精的艺术精神,显示了国家级民族乐团的雄厚实力,给世界人民留下了美好印象,在乐团发展史和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中都具有全新的重要意义。其中,2016年、2017年春节,赴德国、瑞士、匈牙利、奥地利巡演20余场,进入德国威斯巴登国家剧院、瑞士琉森文化艺术中心、奥地利布鲁克纳音乐厅、匈牙利布达佩斯艺术皇宫等欧洲十余个顶级剧场,音乐会门票早早售罄,所到之处受到欧洲观众的热情欢迎,演出结束后乐团数次返场,真正做到了“走进西方主流剧场、面向西方主流观众、影响西方主流社会”;2016年至2018年,在澳大利亚悉尼、墨尔本、堪培拉、布里斯班和新西兰奥克兰等城市巡演,留下了中国音乐的经典品牌,多场音乐会一票难求,签售现场盛况空前,收获了一大批海外观众。2018年春节,乐团踏上“丝绸之路”,赴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国五个城市进行“第21届中国春节民族音乐会”中亚巡演,是“中国春节民族音乐会”近年来拓展文化多向交流的重要一步,受到海内外30余家媒体的报道。

乐团在做好春节大规模海外巡演的同时,还组成多个小分队,与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合作,三年间受邀赴马德里、首尔、斯里兰卡、毛里求斯、莫斯科、曼谷、新加坡、伊斯兰堡等多个建成中国文化交流中心的全球重要城市演出。针对不同文化的特点,乐团精心策划了《国韵流芳》《乐舞丝路》《龙音和鸣》《春江花月夜》等10余台音乐会,在适逢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里为世界各地观众送去来自中国的节日祝福,其中多台音乐会作为出访当地中外文化交流的年度“压轴大戏”,受到当地政府以及媒体的高度关注。同时,乐团每到一地都深入外国的主流人群,通过音乐这一媒介与当地民众进行深度近距离的交流,在文明互鉴中互通情感、互建友谊。此外,乐团多位演奏家作为重要演员,赴布宜诺斯艾利斯参加“中国-阿根廷建交45周年音乐会”、赴约翰内斯堡参加南非“中国年”闭幕式文艺演出、赴希腊演出音乐会《丝路交响》、赴俄罗斯演出舞剧《孔子》等,展现了民族音乐的独特韵味。

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录制了《祭神》《春夏秋冬》《黄钟乐章》《国之瑰宝》等广受好评的唱片,荣获“云雀”奖、文化部首届民乐表演奖、“富利通”杯国际民族器乐大赛奖、日本大阪首届国际室内乐大赛银奖等各种奖项。今后,乐团将紧跟时代步伐,做好传承中国民族音乐的文化使者,继续传承国韵、荟萃经典、放眼国际、讲述中国,为世界人民传递中国精神、中国文化,让艺术精品在国际舞台绽放,将中国民族音乐之美传入四海,为推动国际文化交流做出积极贡献。
      五、 制作精良,保障有力——舞美部
      中国歌剧舞剧院舞美部是全国最早成立的舞台美术工作机构,是剧院的主要业务部门之一。成立之初,舞美部内设了创作室、舞美工厂和演出队,其中,创作室负责剧院及剧院之外的舞台美术创作,包括舞美设计、灯光设计、服装设计、造型设计、道具设计等;舞美工厂负责舞台美术制作工作,包括硬景制作、布景绘景制作、服装制作、头饰制作、道具制作、制鞋及印染等;演出队负责舞台保障及呈现工作,包括舞台装置、灯光、音响、特效的安装及操作,服装、化妆、道具的维护和管理等。这样就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创作生产、设计制作、舞台保障及现场呈现的生产链,体现了剧院对文艺演出高质量、完美呈现的追求。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剧院演出的高度集成和市场化需要,舞美部将创作室、舞美工厂及演出队进行了整合。
      舞美部拥有一批优秀的舞美工作者,不少老一辈艺术家来自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华北大学文工团、华北人民文工团、东北鲁艺、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如程云平、刘锐、张罗、董淑芳、鞠毅),在他们的带领和影响下,舞美部逐渐形成了严谨的工作态度、扎实的工作作风和精湛的艺术风格,成为一支在全国有较高影响的舞台美术工作队伍。
       舞美部先后完成了中国第一部民族歌剧《白毛女》、第一部民族舞剧《宝莲灯》等艺术经典剧目的舞台美术创作、制作与呈现。曾参与并圆满完成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国革命之歌》《复兴之路》等国家重大艺术活动的舞台美术工作。连续17年,承担每年正月十五在中南海和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元宵茶话会》演出舞美工作;连续10年,承担每年元月一日在全国政协礼堂举办的《新春茶话会》演出舞美工作;还承担了第一届至第四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式和亚运会开幕式、第四届联合国世界妇女大会开幕式、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世界反法西斯胜利50周年《光明赞》文艺晚会、纪念长征胜利60周年文艺晚会、庆祝香港回归大型文艺晚会《回归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祖国颂》、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型晚会《红旗颂》、纪念毛主席诞辰100周年和110周年人民大会堂专场晚会、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大型晚会《小平你好》、澳门回归20周年、南非中非论坛、一带一路峰会等国家党政军社会团体等机构演出的舞美工作,以及美国总统克林顿、布什、特朗普、俄罗斯总统普京等国家元首访华演出的舞美保障任务。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先后接待并保障来华演出的团队有:美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意大利、日本、以色列、朝鲜、古巴、印度、巴基斯坦、坦桑尼亚等。舞美部还随国家对外部门和中国歌剧舞剧院到美国林肯艺术中心和肯尼迪艺术中心、澳大利悉尼歌剧院、俄罗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等近百个国家的著名剧场进行演出保障。
       舞美部每年完成剧院大量的民族歌剧、舞剧、晚会制作和演出保障任务,如歌剧《白毛女》《小二黑结婚》《原野》《伤逝》《悲怆的黎明》《在那遥远的地方》《青山烽火》《红河谷》《盼你归来》等;舞剧《宝莲灯》《文成公主》《红楼梦》《南京1937》《孔子》《恰同学少年》《李白》《赵氏孤儿》《昭君出塞》《镜花水月》等,同时,还承接社会艺术活动、商演、巡演等项目的舞美设计、制作和保障,以及对其他兄弟院团的业务帮扶、指导和支持。
     中国歌剧舞剧院舞美部作为全国功能最齐备的舞美中心之一,拥有先进的灯光、视频、音响器材等舞美设备,拥有一流的装置、服装、化妆、道具等制作水平,拥有工种齐全、学历层次高、政治素养过硬的专业化舞美队伍,以雄厚的技术实力、丰富的演出经验、精良的制作水平和有力的演出保障,完成了数以千计的剧目呈现和数以万计的演出任务,成为舞台美术领域享誉国内外的佼佼者,为中国舞台美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回首发展历程,中国歌剧舞剧院作为中国民族歌剧和民族舞剧艺术创作的开拓者和领航者,始终坚守歌剧、舞剧“两个主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条主线”,坚持社会和经济“两个效益”,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作为“体现民族特色、代表国家水准、具有中国气派、承载国家文化形象”的国家艺术院团,剧院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用舞台艺术精品凝聚炎黄子孙的共同价值追求和梦想期待,以最形象、最生动的艺术表现大力弘扬民族精魂、铸就民族脊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