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剧院新闻

【中国文化报】中国歌剧舞剧院舞剧团60周年团庆暨首届民族舞剧季系列活动座谈会(之一)





60年前,中国歌剧舞剧院在组建的一系列团队中,又创建了一个新的团队——舞剧团。从此,在歌剧团、民族管弦乐团、交响乐团之外,一个新型的舞蹈团体,肩负着新的使命,开始踏上征程。2016年,早已蜚声海内外的舞剧团已届“甲子”。

11月23日,中国歌剧舞剧院特为此举办“中国歌剧舞剧院舞剧团60周年团庆暨首届民族舞剧季系列活动座谈会”。剧院特邀院内外艺术家及舞剧团老、中、青三代演员与编导齐聚一堂。大家来到舞剧团宽敞明亮的排练厅,观看新一代舞蹈人的训练和成果,随后观看视频、围桌座谈。视频直观和全面地展示了舞剧团60年来的历程和近年民族舞剧的创作成就。


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陶诚、党委书记魏银久、副院长许宁出席了座谈会,副院长徐丽桥主持。剧院办公室、剧目创作部、舞剧团等部门领导、编导及青年演员参会。


院长陶诚在致辞中说道:今年是中国歌剧舞剧院舞剧团成立60周年。今天在这里我们举行简朴而隆重的座谈会,一方面回顾、总结舞剧团辉煌历程,共叙友谊,另一方面,60周年一个甲子,既是历史节点,更是新征程起航。为此,剧院决定创立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舞剧季,今后两年一届,一年举办民族歌剧季,下一年举办民族舞剧季,以此展示舞剧团创作成果。本次民族舞剧季共演出12场,演出《昭君出塞》《赵氏孤儿》《孔子》等近年来创作的优秀作品,开幕将在北京国家大剧院,闭幕在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歌剧院。我们衷心希望舞剧团继续努力,不忘初心,成为中国民族舞剧事业发展的领头雁,继续谱写民族舞剧的辉煌篇章。


党委书记魏银久饱含深情地说道:60年弹指一挥间,舞剧团几代艺术家为民族舞剧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正是他们勤勤恳恳默默奉献,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前行,成就了今天的辉煌。今天总结历史就是为了不忘过去,把今天的事情做好。大家要再接再厉,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把民族舞剧事业传承下去,创作更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副院长许宁谈道:今天是舞剧团的生日,我特别激动。我是舞剧团里成长起来的孩子,舞剧团教我做人、教我做事。20多年来,伴随着舞剧团的成长经历了许多风雨,感触良多。我们的今天离不开各位领导、老师、专家一直以来的支持,离不开所有演员的共同努力。


参会人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大家回顾总结了60年来的创作成果和宝贵经验,对当下民族舞剧发展现状以及如何传承献计献策,共同探索“出精品、攀高峰”的创作之路,以此更好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必须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要指示精神。


最后,副院长徐丽桥说道:大家的肺腑之言让我们感受到每一位舞蹈家对舞剧团的关爱、对整个民族舞剧事业的热爱。整整一个甲子,舞剧团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强到盛,筚路蓝缕之功,必将垂诸不朽。我们感谢各位艺术家的守望与坚持,正是几代人的开拓创新,添薪助燃,才有了民族舞剧的精品力作一部接一部、民族舞剧的事业方兴未艾的喜人景象。 一个甲子就是一方历史切片,让人掂量得出其中的历史分量,也让这个光荣团队中的每一个人能够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充满信心地走向未来。



中国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白淑湘说,中国歌剧舞剧院舞剧团走过60年确实不容易,1957年我看了赵青的《宝莲灯》,1979年我看了陈爱莲的《文成公主》《红楼梦》等作品。可以说,中国歌剧舞剧院建立了一套很好的古典舞体系,并在此基础上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


舞剧是一个高层次的艺术品种,舞剧建设应该是具备高科技、高制作、高表演等一套非常完整的体系,所以我们一般从舞蹈学校就开始舞剧基础的培养。今天看到青年演员的表演,我感觉到一种活力、一种新生力量在我们传统的基础上继承下来。

中国民族舞剧的传承与发展,需要从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汲取营养。中国文化是多元文化,包含了中国现代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等,我们都要进行深入挖掘,不断积累,从而发现美、创造美。希望大家在继承民族舞剧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和美学精神,在传统的、民族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这样我们中国民族舞剧才能更好地繁荣发展。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著名舞蹈表演艺术家陈爱莲说,舞剧团走过60年真的了不起,今天看后觉得变化特别大,这些年也做出了很多成绩。看到中国歌剧舞剧院一部部舞剧作品问世,感觉非常欣慰。

舞剧是舞蹈艺术中最高端的形式,包含了舞蹈、表演、戏剧等诸多因素。其中“剧”非常重要。一个真正优秀的舞剧团,演出的作品中一定要有“剧”。一位真正优秀的舞剧演员一定不是光靠炫技。中国歌剧舞剧院当年创作的第一部民族舞剧《宝莲灯》就是以“剧”著称。今天我们演员的形象、条件都非常好,基本功和技巧也非常扎实,也出演过很多作品。在此,我想给60年后的青年演员们一些新的寄语。我希望,在演员的日常训练和剧目编排中,也要注重对剧情和人物等方面的不断强化。中国歌剧舞剧院作为民族舞剧的摇篮,一定要传承它的优良传统,传承优秀的舞蹈文化,传承民族舞剧鲜明的特色和韵味。作品一定要有“舞”有“剧”,有人物,有情景,同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这样的话,那我们另一个60年之后将会迈上更高的高峰。


解放军艺术学院舞蹈系主任刘敏说,六十年成就卓越,六十年硕果累累,六十年人才辈出。六十年,中国歌剧舞剧院舞剧团一直坚持自己独有的舞蹈风格,坚守自己独特的艺术追求,在民族舞剧的创作中,秉承继承与创新,走出了一条坚持与发展的民族舞剧之路。经过了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创作出《宝莲灯》《文成公主》《红楼梦》等一大批优秀经典的民族舞剧作品,涌现出赵青、陈爱莲等一大批著名舞蹈表演艺术家,她们至今还引领着我们去追求艺术的真、善、美。

近年来,舞剧团又创作了《南京1937》《孔子》《昭君出塞》等多部舞剧,推出了叶建平、叶波、杨奕、唐诗逸等一批优秀青年舞者,为民族舞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六十年锲而不舍,六十年铸造辉煌,在舞剧团欢庆六十华诞的美好时刻,我代表解放军艺术学院舞蹈系全体师生向贵团致以最崇高敬意!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曾任文化部艺术司司长于平说,在舞剧团建团一个甲子之际,中国歌剧舞剧院举办了首届民族舞剧季。以这样一个舞剧演出季来庆祝舞剧团的甲子华诞,不只是体现出剧院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务实精神,而且是体现出剧院手挥五弦、目送飞鸿的前瞻理想。说到民族舞剧,当代舞蹈史明确指出:《宝莲灯》被公认为是鲜明成型的中国第一部大型民族舞剧,也是这个60年前诞生的舞剧团满周岁之时献出的厚礼。舞剧的编导之一黄伯寿(另一位是李仲林)回忆说:“《宝莲灯》整个创作过程,是在苏联专家查普林老师、中国专家李少春老师关心指教下进行的。这样使我们一方面有理论的指导,另一方面又有实践经验可遵循。”我们遵循的实践经验是什么呢?这主要是运用了中国传统戏曲中常用的“道具表现”的手法,如当时的剧评写道:“在我国传统戏曲中,作为剧名的那个事物,往往像玩具‘九连环\\\\’上的第一环一样,翻来覆去都离不了它。《拾玉镯》,翻来覆去都是在一只镯子上做文章,即是一个好例。舞剧《宝莲灯》中的宝莲灯,似乎比其他剧中的事物更起作用……舞剧把每个胜败的关键系在宝莲灯上,这就很容易使剧情集中、紧凑。”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所谓民族舞剧是以舞剧的“新古典舞派”展现出自己的华彩。1979年至1986年间,我们的舞剧团一而再、再而三地推出扛鼎之作,以《文成公主》(1979年首演)、《红楼梦》(1982年首演)和《铜雀伎》(1986年首演)形成了我们民族舞剧宏伟之“鼎”的健硕之“足”。三部舞剧在守望“古典精神”的同时,对舞剧语言的“古典形态”做了多样化的探索,丰富了我们民族舞剧的宝库,也展现出我们民族舞剧源远流长的不竭活力。值此我国“五位一体”进入“十三五”时期之际,舞剧团又做扛鼎之举——舞剧《孔子》《赵氏孤儿》和《昭君出塞》共同支撑起首届民族舞剧季这尊大鼎。首届民族舞剧季以作品的高品质使我们的民族舞剧再创佳绩。我作为舞剧《昭君出塞》的编剧,为自己能在这一佳绩中尽绵薄之力而欣喜,当然,更为舞剧团甲子华诞的精彩亮相而点赞。


中国舞蹈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罗斌说,中国舞剧肇始自20世纪30年代,吴晓邦先生乃先行者也,迄今600部有余。而其中,中国歌剧舞剧院舞剧团(昵称“中国院舞剧团”)所占份额可观,但肯定不过百部,因为它需要高精尖,它也属于高精尖,所以不敢造次,更不敢随性,必须拔头筹、攀高峰、凌绝顶!于是难矣、困矣,于是磨砺出《宝莲灯》《鱼美人》《文成公主》《红楼梦》……无一不高雅,无一不艰辛,但,无一不精彩,无一不经典也;赵青、陈爱莲等无一不大师,山翀、佟睿睿等无一不大腕也。真正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十年。


而今中国院舞剧团喜迎六十华诞,其所领引的中国舞剧事业方兴未艾,几成波澜壮阔之势。中国舞剧,已从《虎爷》《宝塔牌坊》的缘起引发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戏剧性阐发,从民族性、传统化的建构延伸到现代性、当代化构造的《孔子》《恰同学少年》《赵氏孤儿》《昭君出塞》,而无论表现方式如何变化、美感逻辑如何迁延,中华文脉之自成一统、中国精神之古今一体,历久弥新、变易伸展,根性不移、本体不变,恪守祖训中闪展腾挪、阴阳互训中左突右展,一种坚韧的叙事情结始终把持,一条告慰众生的读解路径始终存续。这,也许就是国家级舞剧团的风范,需要且值得点赞!

未来60年乃至更久,中国院舞剧团之“中国舞剧”,我以为支点有二:其一,深描、细掘并弘扬其“中国”之义,让中国舞剧始终是中国精神、中国风采、中国气派、中国味道,矢志不渝、一往情深地走自己的中国道路;其二,中国舞剧要姓“舞”,舞出剧、舞出意、舞出义,舞出中国舞剧的当代性,令世界瞩目的中国品相、中国品质、中国品格,秉持“舞剧”的本相与本义。若可如此,中国舞剧前景光明。敬祝中国院舞剧团六十华诞,愿宏图大展、激流勇进!



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院长蒙小燕说,中国歌剧舞剧院舞剧团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辉煌的艺术成就,在我国民族文化艺术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勋。祝愿中国歌剧舞剧院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在继承与创新的基础上,努力将剧院打造成为体现民族特色、代表国家水准、具有中国气派和承载国家文化形象的国家级院团!在此,对剧院未来的发展建设谈两点期待。

一、舞蹈创作的精品意识


民族性与现代性的统一将是舞蹈剧目创作的趋势,尤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在舞蹈全球化的进程中,越是民族的越有世界性,这已为大多数人所认同。将民族性与时代性和现代性紧密结合、不断创新是中国舞蹈创作的重要发展趋势。艺术创作需要沉淀,需要精心打磨,需要强烈的精品意识。伴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我们同样应该向世界展示出中华民族的艺术国粹国舞。


二、舞蹈表演人才的精品意识

个性化是未来舞蹈表演艺术的趋势。把舞台表演视角投向人类的心灵深处,创造有个性的艺术形象,是中国舞蹈表演人才走向世界、立足于世界的根本。表演者对语言和技巧的探索应更多地让位于深层次的形象塑造。当学生走进了院团成为专业舞者时,院团就承载起继续教育的重任。演员们通过舞台艺术的践行,无论是与舞蹈编导的合作,还是他们越来越多自编自导自演的创作活动,都将为其艺术表现能力的成长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这个五彩斑斓的时代里,我们应该谨守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即“工匠精神”,精益求精,为传承、繁荣和发展中华民族艺术不断努力!



中国歌剧舞剧院舞剧团原团长李百成说,我是1956年入党,1956年正好是舞剧团成立的时候。党是我的家,舞剧团也是我的家,今天我回家过生日了。我曾经参与过《中国歌剧舞剧院院史》的编撰工作,里面详细说明了舞剧团成立的情况。《院史》中老院长周巍峙写了一篇文章叫《探索创新中前进的中国歌剧舞剧院》,周院长当时带领我们建立剧院,建立舞剧团,就是要探索创新我们中国的民族舞剧。现在回过头来看看,我们没有辜负老前辈对我们的期望。中国歌剧舞剧院舞剧团已经成为民族舞剧舞台上闪烁的光彩。



中国歌剧舞剧院一级编导佟睿睿说,老艺术家的讲述,让我了解到剧院的辉煌。宣传片里看见的作品还历历在目。过去60年的辉煌历程中,舞剧团产生许多代表性舞剧。当今我们又赶上了一个好时代。薪火相传,剧院在不断壮大,一代一代的舞剧人涌入剧院,舞剧团的未来充满希望。作为一名国家院团的青年编导,应该如何将民族舞剧事业传承下去,该有什么样的选题,体现什么样的美学特征……创作中这些问题都应该带入思索的过程。舞蹈事业不是口说出来的,而是身体力行做出来的。我希望我们这代人能够创作出这代人的作品,来回馈给我们的党和国家。



中国歌剧舞剧院舞剧团青年舞蹈家唐诗逸说,我很荣幸能够进入中国歌剧舞剧院舞剧团。舞剧表演是每个舞蹈演员最渴望的事情,感谢剧院和领导们的支持,给予我许多宝贵机会,能够参与多部大型舞剧的演出。舞剧团一直坚持艺术创作上的精益求精,形成了剧院独有的风格、民族舞剧独有的魅力。这些都是浓缩了60年的智慧、经验、学识、能力,是无数前辈呕心沥血的结果。作为青年演员,今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向老艺术家学习,传承前辈的艺术精神。同时也希望作为青年一辈的演员,能够在继承与创新的基础上再创辉煌。


中国歌剧舞剧院舞剧团原书记翟杰明说,1984年,我大学毕业分配到剧院舞剧团担任演员和教员,舞剧团培养了我对艺术精益求精的追求,培养了我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老艺术家的敬业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我,使我更坚定了对这份事业的热爱,从此我把青春以及毕生精力无怨无悔地奉献于此。我坚信今天新一代年轻的舞剧演员,一定会继承老一辈艺术家的光荣传统,不忘初心,永攀高峰!


中国歌剧舞剧院青年编导吴庆东说,作为中国民族舞剧艺术的传承者,我们应该充满信心地从前辈手中接过接力棒,把民族舞剧艺术传承并发扬光大,但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在发扬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认真学习、潜心研究、戒骄戒躁。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在向着伟大中国梦前行的道路上,作为一名中国歌剧舞剧院的创作人员,我们要有担当,要有责任心,创作出无愧于前辈、无愧于人民、与这个伟大时代相匹配的舞台文艺作品。


中国歌剧舞剧院舞剧团副团长朱寅说,六十一甲子,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时代在变、环境在变、生活在变,唯一不变的是对中国民族舞剧事业发展的奉献,是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全力以赴忘我的投入,对这个“家”扯不断的感情。这是一种传统,也是一种舞剧团精神。作为舞剧团一线演员,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促使我义无反顾地为这个集体、为这个事业,做我该做的事。前辈们为我们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年轻的我们,不忘初心,不管遇到再大的困难,我都一定会与大家共同去面对。

中国歌剧舞剧院青年编导毛伟伟说,作为一名编导,如何紧跟时代,如何更加突出我们民族舞剧的特色,如何把握一台舞剧的艺术性与观赏性,这些都是我们一直探索和追求的目标,从60年前走到今天,较之前辈们,我们赶上了好的时代、好的条件,这就更加要求我们要出精品。我相信,在这条路上我们前进的方向是笔直而且宽阔的。我们也将努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民族舞剧作品。



中国歌剧舞剧院舞剧团青年演员孟醒说,舞剧团建团60周年,我有幸接到走访老艺术家的任务,深入采访了黄小健、蔡景生、时东明等老师。听着老艺术家娓娓道来舞剧团的历史,有辉煌、有心酸、有欢笑、有泪水,每句话都深深触及我的心灵。前辈们用毕生的付出为当下的我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作为年轻的一代,应当不忘初心,把舞剧团吃苦耐劳的传统、对艺术不懈追求的精神一直传承下去。


文字:黄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