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 肃(作曲家)


卢肃(1917--2004),原名卢方平,作曲家。江苏徐州人。幼受家乡民间音乐与天主教音乐影响。1938年年底至延安入鲁迅艺术文学院音乐系学习、任教。次年夏至晋察冀华北联合大学音乐系任教、后任系主任。1942年至西北战地服务团,作《团结就是力量》等歌曲,1944年回延安鲁艺任教。抗战胜利后任中央党校文艺工作室研究员、晋冀鲁豫人民文工团副团长。1949年后历任中央歌剧院院长等职。主要作品有歌曲《边区艺术节歌》、《平原夜歌》、《五一纪念歌》、《歌唱吕傅良》和《平原大合唱》等,歌剧剧本《刘胡兰》、《槐荫记》。
卢肃的老家是在江苏徐州,他家从祖父起就是佃工,因为家庭环境和国难当头,卢肃在学校里就向着共产党,后来抗战爆发,他就写墙报、作宣传,一直比较积极,可他那时候还不到20岁。
卢肃1938年10月到延安,参加了第三期鲁艺音乐系,当时学作曲,他也学了歌咏指挥,卢肃在鲁艺开始是学生课代表,后来一面学音乐,一面学理论,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到鲁艺没有多久就提升为教员,他第一个曲子就叫《古道行军》,此外他还写了不少大合唱,《平原大合唱》、《生产大合唱》、《春耕大合唱》等等。
到了1943年,抗战很艰苦,蒋介石消极抗战,特别八路军打了“百团大战”之后,全部的日军伪军就把军事重点都压在八路军身上,因为当时晋察冀那个地方本来山区老百姓就特别苦,给地主纳租负担特别重,当时提出要减租减息,《团结就是力量》当时的背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写的,主要强调一个思想就是:不要靠别人,要靠自己,团结起来就是力量,在困难当中要依靠自己,坚持抗战,迎接新的中国的到来,相信自己,争取美好的前途。怎么样才能够把这种战争的情绪放在一个不长的乐句里,中心思想是团结就是力量,从战争当中提炼出这种信念、这种呼声。虽然是减租减息是写农民在农村的变化,但说的是中国民主发展的一个进程,社会发展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