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剧目集锦 > 舞剧

舞剧《铜雀伎》

剧情介绍

故事发生在东汉建安年间曹操建成铜雀台前后。它表现了铜雀台舞伎郑飞蓬和鼓手卫斯奴的爱情悲剧。 建安初,某战场。血战方歇,曹操巡视战地,收留了一对幼小的孤儿——郑飞蓬和卫斯奴。 建安十一年至十五年间,清商署百戏部,后转至铜雀台殿堂。孤儿郑飞蓬、卫斯奴被收养在清商署百戏部习舞学艺,耳鬓厮磨,相依为命,萌生了爱的情愫。 铜雀台上,曹操大宴群僚,席间起而舞槊,铜雀群伎献舞助兴,郑飞蓬色艺俱佳,被曹操召幸。 翌年,铜雀台上郑飞蓬的寝阁。郑飞蓬锦衣玉食身居宫闱,得曹操宠爱,但她依然深深地思念着鼓手卫斯奴。 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铜雀台殿堂,远处可见新建的西陵,时曹操已死,曹丕禅汉称帝。 铜雀诸伎奉曹操遗命,留铜雀台伴陵,向西陵作舞。郑飞蓬与卫斯奴慑于律令,难以亲近。魏文帝曹丕谒陵,郑飞蓬强颜作舞。曹丕见郑飞蓬风采依旧,召郑入宫。卫斯奴一时情急,从匍伏跪拜的人群中站起身来,由此惨遭挖目之刑。 距前场数月后,铜雀台一角。卫斯奴双目失明,悲愤交加,但他仍思念着郑飞蓬,群伎亦为之情动。内宫黄门赶来,宣召卫斯奴即赴洛阳宫。 黄初三年春,洛阳宫一角。魏戍边大将军陪鲜卑大人朝觐,带来了贡物和鲜卑女伎。席间,魏宫伎人扮做伏羲、女娲、西王母、羽人等神话人物侍宴作舞。郑飞蓬奉召献艺,正遇卫斯奴,方知其已遭酷刑。她肝肠欲断,遂罢舞卸装,唯求一死以明心志。曹丕顺水推舟,将郑飞蓬赐予大将军。 大将军得到了郑飞蓬后,终日狂饮作乐。郑飞蓬身处异地,心神交瘁,借酒浇愁。微醉间,仿佛见到卫斯奴出现在身边,给她带来了欢乐和幸福。但郑飞蓬酒醒后,憧憬成泡影。由于她不愿受屈辱,又被贬为营伎,受到众军校狂暴的欺凌。 前场数月后,铜雀台当年宴乐的殿堂。铜雀台凄凉荒芜,铜雀众伎面对西陵,一如往日作舞祭奠先帝。郑飞蓬自边关逃出,辗转来到铜雀台故地,而刑吏早已在铜雀台守候,奉命将郑飞蓬处死。郑飞蓬强抑悲咽,将早年就已剪下的青丝,作为终生不渝、深深相爱的信物,赠给卫斯奴,遂被押赴刑场。 卫斯奴击打着如泣如诉的手鼓,送别郑飞蓬。

民族舞剧《铜雀伎》有浓郁的民族风格,舞蹈语言新颖别致,既不同于戏曲舞蹈风格的《红楼梦》,又不同于敦煌壁画风格的《丝路花雨》,更不同于洋语言兼用的一些舞剧。它自成一体,开拓了中国古典舞蹈的又一个新领域。

编导孙颖认为发掘古代舞蹈文化不同于发掘地下文物。舞蹈也是古代的一种精神文明,绝不是摹拟一些文物上的舞姿随便加以串连,就可以做到古乐舞的恢复和发展的。因此他通过研究汉代社会的历史、宗教、习俗、文学、艺术、哲学、礼法,首先抓取汉代文化的精神、风骨、气韵,也就是抓住了“神”,然后再反过来立“形”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