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艺术进校园】上海交通大学舞剧《孔子》演出

      4月1日晚,中国歌剧舞剧院舞剧团携舞剧新作《孔子》赴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为交大学子带来了一场精湛绝伦的艺术享受和壮观宏伟的文化盛宴。中国歌剧舞剧院副院长徐丽桥亲临演出现场。舞以载道,最美艺术打动交大学子 《孔子》分为《序.问》、《乱世》、《绝粮》、《梦回.大同》、《仁殇》、《尾声.乐》等六章,以孔子周游列国的生命历程为视角,讲述了在春秋末期礼崩乐坏的社会背景下,孔子将自己对动乱社会的失望转为对大同世界的殷切希望,向世人宣传礼制仁政的“大道”之旅。作为舞剧,舞蹈成为了贯穿全剧的核心元素。

       为了让孔老夫子“翩翩起舞”,《孔子》运用了独舞、双人舞、群舞等丰富多彩的舞蹈形式,并融合多种中国古典舞蹈元素,为交大学子带来了孔子的另一种诠释方式。演出还没有开始,空灵清雅的钟磬鸣音便将观众的思绪引向了遥远的春秋战国。随着水浪波纹的光影效果投射,一群衣裾飘扬、峨冠博带的春秋士人涌上舞台,优雅飘扬的动作和恢宏澎湃的气势让现场观众深受震撼。随着音乐的起伏变化,舞台上先后上演了裙裾飞扬的文舞、婀娜多姿的佾舞、象征图腾祭祀的傩舞、优雅的玉人舞等丰富多彩的古典舞种。随着舞蹈的变化,孔子经历了政治上郁不得志的失意,经历了颠沛流离的彷徨,经历了幻境大同的喜乐,也经历了自我感悟的升华。精湛的舞蹈和演出使得现场气氛热烈,掌声和赞叹不绝于耳。其中第四幕的《幽兰操》,以悲凉沧桑的音乐,雄壮腾起的舞蹈,慷慨豁然的情绪,凝聚了孔子“兰为王者香”的思想核心,生动诠释了孔子坎坷羁绊的人生和如兰馨德,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赢得了观众最热烈的掌声。孔子的扮演者,青年舞蹈演员杨思宇在采访时表示,扮演孔子难度最大的地方就在于舞蹈。“与其它孔子系列剧作相比,这部歌舞剧融入了更多艺术元素。低落与高潮、思想和感情都只能用舞蹈来表现,这就要求表演充满张力。”为了演好孔子这个角色,杨思宇读了数遍《论语》以体味圣人心境。“饰演孔子的机会对我也补益匪浅,使我的内心更加沉稳,不再浮躁。我几乎能感受到孔老夫子的内心经历。” 古为今用,时尚技术重塑文化经典“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是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对孔子的赞誉,更是《孔子》舞剧的核心内涵。中国歌剧舞剧院采用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法,利用先进的舞台技术和服装舞美,用最“时尚”的手段,为我们诠释了最传统的孔子。 舞剧通过妃、公、臣、百姓强烈的阶级反差,将主人翁的内心冲突,外化放大为由不同象征人物构成的场面,将家国、弟子、百姓、诗书、礼乐……等纵横交织的关系构成有张力的戏剧场面,恢宏大气,引人入胜。舞台上的灯光、特效与人物的内心情感巧妙结合更是让人赞叹。灯光为刻画人物内心情感起了重大作用:靛蓝的灯光表现出孔子舌战群儒时凝重紧张的氛围,亮粉的灯光则刻画了王妃劝谏时的婀娜柔美;当孔子自问内省时,所有的灯光黯淡,只一束强光投注,以表现人物内心的苍凉无奈。背景音乐则以清耳悦心的古筝、笛箫为主线,糅合以节奏明快、个性鲜明的现代鼓点。

      其中的女声清唱《采薇》和男声清唱《幽兰操》以优雅的曲调和空灵的乐音,唤起了观众的共鸣。而这种传统元素与现代科技相融合的例子,在《孔子》舞剧中不胜枚举。《孔子》的执行导演毛伟伟表示,将《孔子》歌舞剧带入校园,一方面是因为孔子是世界有名的人物,他的精神影响了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希望广大学子为之自豪并能学习孔子精神;另一方面,希望广大学子能够传承传统的文化和艺术形式,并将这种文化发扬光大。“从服装、舞美到舞蹈动作,我们参考了传统戏曲的样式,但也融合了很多现代元素进去,希望能更加吸引年轻观众。”不少观众表示,很享受这次的歌舞剧表演,也希望更多的高雅文化走进校园,让大学生能了解传统文化,传承经典。大二的王同学表示:“《孔子》用舞蹈来讲故事,用慷慨激昂的舞蹈诠释孔子的内心活动和精神内涵,感觉非常新颖和震撼。” 

 [作者]: 南洋通讯社 吴佳王与、陈薪宇 [摄影]: 李梦迪、辛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