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舞剧论坛

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研究员 刘春——国家剧院的精神高度和美学引领


中国歌剧舞剧院自《孔子》伊始布局以传统文化题材的系列作品,在艺术价值、演出热度、社会影响方面,从舞剧创作本体探讨的热点演化成了国家剧院在作品创制、舞剧产销、守正创新的方面,成为文化现象的一个焦点。我们试图以传统文化的当代折射和审美变革,这种折射包含着标准的重塑,观念的回应,观众的回响,景观的重建,来理解中国歌剧舞剧院在舞剧创作上,艺术生产的文化自省、自觉,在大气象、正能量、高水准的形象归位。

1、重塑舞剧创制国家级标准

这种水准提升与要求的自觉源于源于时代的需求,也源于历史积淀下的印象和期望,人民对于国家院团的期望,曾经国家院团这个头衔就是最优秀艺术呈现的保证。中国歌剧舞剧院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大趋势下,勇敢清醒的担当起了这份责任,这份人民的期望。当代人民需要渴求精致的艺术作品,人民需求流淌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艺术精品。近年来,中国歌剧舞剧院以数部舞剧,领引了国家院团民族舞剧创作的复兴,同时迅速重塑了国家院团的创作格调和气象,让中国舞剧从原来的高产量,走向了高标准,高水平,以及推及到高演出率,高关注率。正是这种水准的标高,扭转了剧院与观众的供求关系,将被动的迎合变为主动的培育。艺术作品的内容也提供了相对丰富的选择性:《赵氏孤儿》古典悲剧的深刻性,《恰同学少年》的青春和信念,《孔子》理想世界,《李白》的生命困境,《昭君》的牺牲与大爱,从不同层面大幅度提升了大众的审美境界,培育了一批对于舞剧创作有着更高要求的观众群体。

2、价值体系与艺术生产体系的建设

剧院对于价值体系(传统文化精神内核的提取,仁、诗、和、义)和艺术生产系统(产销运营联动的创制体系)的建设,是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和创造性的,能够更好的整合作品,打造新时代舞剧品牌,深化观众的理解。价值体系的建设是“中歌”舞剧现象持续升温和转化的节点。价值体系形成了学术性的归结,战略上的品格提升,将传统人物、传统故事的讲述逐渐纳入到精神内核的提取,进而将整部舞剧化为了一场场精神之舞:历史长河中,圣人、伟人、名人在一生、一瞬,一念的精神之舞。这也是当代创作者自身对于传统文化的一种理解和回应。艺术生产系统的完善与建立,则是作品持续发展的基石,无论是演员的训练、演出质量的把控,演出内容的深化和升级修改,都提供了相对稳定的艺术质量和观众口碑。

3、倾听回响,建立全新的观演沟通渠道  

中央歌剧舞剧院与观众的互动方面,从媒介元素和观演变量也做出了创新和表率,在市场上有益的尝试。在当代的社会语境和文化空间下,舞剧不再是静态的,单一模式的艺术形式,而是一个跨媒介的,融合了创作、观赏和演后延伸、再生的过程;舞剧也不再专属于专业领域探讨的艺术形式,而是由更大体量,更广泛的观众群体组成的舞剧延伸体和文化变体。所以这里说到的回响,是观众如何回馈舞剧,延展、宣传,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扩充舞剧。舞剧的观众群体研究被忽略的一个层面,这种回响关于在中歌舞剧创造的舞剧现象,关于现象背后的社会因素构成。中国歌剧舞剧院舞剧的粉丝现象涉及到观者完型作品,作品如何沟通观众的双向过程。曾有学者称电子艺术造成了身份认同的危机感,造成人的空心化。而正是剧场的集体共鸣,弥补了这种空心化,形成了正向的引导和价值凝聚。舞剧的粉丝们发表评论,追踪演出动态,身着汉服组织观看,关照舞者,自主地为演出设计海报,做周边,重写,重编舞剧中的片段,演出的外部延展变成了一场观众的狂欢。从舞剧粉丝到粉丝舞剧,剧院也在以不同方式去营造了一个良性的观演生态,将其作为民间的纽带,填补了舞剧演出,舞评、市场之间的缝隙,形成公众的判断力,也带动了非舞剧爱好者的观演群体。

4、传统文化的舞台景观重建

从《孔子》书简的视觉叙事到《赵氏孤儿》字体构成的空间叙事,从《李白》诗中山水的意象化到《昭君》旅程的符号化,舞剧不仅在动作层面,更在综合形态营建上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在美学层面进行了当代的读解。剧院重视舞剧的多媒介构成语言,将民族舞剧进行有意识的当代视听构建,融入进当代舞台艺术的语境中。从传统美学中汲取、反思,舞剧的视听观念也如同精神的归结变为美学的提炼,在音乐、舞美、灯光、视频、服饰、造型上,舞剧的综合形态进行当代审美的转化,赢取了更多的年轻观众群体,同时也打开了中国舞剧创作的艺术视野和跨界维度。

我相信传统文化的传承只是中国歌剧舞剧院的舞剧变革艺术生产的第一步,提高民众对于艺术审美层次关注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关注中国人的生存现状,关注波澜壮阔的时代生活,建立中国舞台的艺术高地,才是国家剧院固有的高度和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