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舞剧论坛

中国歌剧舞剧院剧院导演 佟睿睿——发言稿


本人一直很关注舞剧的创作,用“守正创新”来概括点题这次座谈,不仅贴切且有意义。中国歌剧舞剧院历数多年的创作历程也着实依照 “守正创新”的创作原则进行舞剧的编排。此前我参与了一部歌剧创作的前期工作,作品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有关,鲁艺是中国歌剧舞剧院的源头和起点,因此一下子拉近了距离,脑海中不禁浮现那个时期有志青年为了信念和理想、正义和前路奔赴延安的场景,那份自豪感与历史担当也就油然而生。

中国歌剧舞剧院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剧院,它代表了一种精神——国家情怀。正因为有这样的精神情怀,才能造就之后一系列的精品创作,诸如中国第一部民族歌剧、第一部民族舞剧等,开辟了以“守正”为原则的创作时代,是当之无愧的领航者。但要把这个"正"守住并不容易,时代在改变,剧院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经济与市场的冲击,在文艺院团"百花齐放"的格局中剧院面临新的创作形势和压力。搞不好,"守正"变成"守成",固步自封,落后于时代发展进步。

所以,剧院必须创新。但想要成功地创新,如辉煌年代一样趟出新路、再登高峰就要从这个"正"中寻找精神和动力,缺少精神和情怀的指引,创新则很容易步入歧途。这些年剧院舞剧创作进入繁荣时期,先后创排了《孔子》《恰同学少年》《一義孤行》《昭君出塞》《李白》等作品,讲述民族文化、历史名人及革命精神,在民族舞剧的样式和风格进行积极的探索,产生一定的影响。今年,我在剧院编排一部反映改革开放的当代现实题材舞剧《到那时》,陶院长与主创一同去到广州采风开创作会, 基于在国家改革开放大时代进程中表现两代创业者的奋斗历程和精神来确定剧本大方向,这使得我们的剧院舞剧题材种类更丰富了。

我在剧院创作的个人第一部舞剧是《南京1937》。那是2004年,大学毕业才5年不到。要借此机会感谢剧院的信任和支持,在那之后我就开启了舞剧的创作之路。剧院依旧保留着大胆起用年轻编导好传统,给他们试的机会、闯的支持,在这背后是给创作者的空间与信任,是对实现艺术理想以及对试错和失败的宽容。时常认为老一辈艺术家的创作是“高不可攀”的山巅,难以攀登的高峰,想要做出同样的成绩和贡献,关键还是要时时坚守剧院一以贯之的精神和情怀,保有自己的执着和坚持。正所谓“不畏浮云遮望眼”,沉下心来,守好正,创好新,对再次登上曾经的高峰留有期冀与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