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舞剧论坛

国家大剧院原副院长、教授 邓一江——发言稿


总结六部舞剧创演的艺术成就和社会效益,从今天研讨会主题“国家剧院走进守正创新的舞剧新时代”出发,谈点观后的认识和想法,归结为五个“一”:

1、一次职能的回归:

在近几年六部舞剧的成功上演,充分证明中国歌剧舞剧院的领导从以晚会为主求(要)市场向以“剧”为主求(要)市场的观念的调整和剧院职能的回归;充分证明剧院从求生存向抓创作出精品推市场的工作重心的转移;我以为这是剧院在管理机制上的“守正”,守住中国歌剧舞剧的主体职能,事实证明主体职能的回归才获得今天舞剧事业的发展。

例:有很长一段时间剧院主体职能偏移,基本不排舞剧,演出就是歌舞晚会。理由:认为舞剧没市场,为了生存只能演歌舞晚会。最终,造成国家级院团职责不清,出现演剧形式同质化现象,演职员队伍不稳定,不仅浪费国家资源,且严重影响了舞剧创作的繁荣和艺术市场的发展,没有起到国家级院团在舞剧创作的领头羊和主力军作用。今天六部舞剧的出演,我们兴奋,昔日舞剧创作的主力军和领头羊又回来了,让我们为中国歌剧舞剧院陶诚院长及院班子和全体演职员工点赞!

2、一种责任的担当:

职能的回归,发展了生产力,也促进了生产方式的改进,不仅剧院自制舞剧,还和地方院团联合制作舞剧,这种联合制作方式,体现出国家级院团的担当。这一方式的确立与实施,既解决和补充剧院舞剧创作资金需求上的不足,又扶持了省级以下院团创作资源不足的难题,这既有利于剧院剧目创作的持续和质量的保证,又利于舞剧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若从政治的高度去认识,可以视为舞剧艺术的“扶贫”,也是一种艺术生产方式的创新。

例:昭君、驼道都是与呼和浩特市歌合作,高品质的舞剧创作和演出,一是提升了地方院团领导及演职员的审美层次;二是提高了地方院团演员的业务能力和表演水平。

3、一种发展的策略:

六部舞剧的主创及演员都是剧院的年轻演职员,充分反映出剧院领导的战略眼光与思路,通过作品培养年轻编导和年轻的演员,为剧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能,相信通过剧院提供的这个平台,年轻主创和演员的潜质和才能会得到充分的施展和发挥,剧院的舞剧创作会取得更可喜的成绩。

4、一种艺术风格:

六部舞剧从创作而言有一共同的风格,即舞剧的诗化表现,(不是舞蹈诗)。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六部舞剧的群舞的量都挺大,编排各具特色,演员表演到位,色彩非常丰富,给作品增彩;二是舞台的综合视觉效果冲击力强,每部作品的艺术品质高,有很好的观赏性,这既是舞剧的艺术风格,也保证了作品的艺术质量。这种艺术风格突显出国家级院团人才优势并将这人才优势转化为优质的生产力,即优质的舞剧作品,渗透出剧院欲创立独特的演剧风格。

5、一种价值的导向:

六部舞剧从选材到编排、制作和演出,可以看出剧院领导都关注了观众对舞剧作品的观赏需求,以观众的需求确定舞剧作品的价值导向,从观众的视角去进行舞剧的创作,尽心打造精品,注重市场的推广,让更多的观众能走进剧院欣赏,从舞剧作品的演出得以证实。

例:舞剧《孔子》的演出,当时两边的字幕不少,专业届有所争议,剧院的回复是为了让观众更了解舞剧剧情,更好的观赏。可见创作的出发点是好的,就是为了观众的观剧需求。从舞剧《孔子》已演出300多场,足以证明剧院以满足观众需求确定作品的价值导向是非常正确的。

两点希望:

一、在六部舞剧中精彩的双人舞似乎少了些,从中可以显现出舞剧的戏剧性可能弱了些,我希望国家最高最强的舞剧院,在将来的舞剧创作中加强舞剧的戏剧性表现,深化舞剧的思想内涵,创作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舞剧作品;

二、六部舞剧五部是历史题材一部是现实题材,舞剧题材的宽泛性不够,希望可向现实题材再倾斜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