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演出信息

舞剧《孔子》香港演出丨唤起共同文化记忆

7月1日、2日晚,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应香港各界庆典委员会邀请,我院民族舞剧《孔子》在香港红磡体育馆上演,共有12000多名香港市民观看,引发强烈共鸣。舞剧《孔子》是我院历时四年打磨、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一台舞剧,自2013年首演以来已经在全国上百个城市巡演。从2014年首次赴海外在澳洲悉尼演出以来,舞剧《孔子》的足迹已走遍保加利亚、希腊、马其顿、美国、意大利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赢得当地观众和媒体的好评。马其顿日报称,舞剧《孔子》是中国的奇迹。


此次赴港演出是舞剧《孔子》第一次在体育场馆的舞台上表演,这对演员和舞美都是新的考验。为了给香港观众带来一场高规格的视觉盛宴,舞剧团早早就进入了备战状态。6月26日央视新闻移动网对备战香港之行的幕后细节进行了直播,吸引了近万名国内外观众在线观看。




由于6月30日晚红磡体育馆有演出活动,舞美老师只能在上场演出结束后连夜开始装台,在十二小时之内圆满完成工作任务,保证了演出的顺利进行。



距离晚上演出还有6个小时,演员们在香港红磡体育馆已经开始了走台、合光、训练、热身。



在合光、走台结束后,陶诚院长在香港红磡体育馆为在港演出的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党员同志们表示此次党课内容丰富、意义重大、受益匪浅,通过学习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提高了党性修养,锤炼了政治品格,同时也激发了大家认真履职、扎实工作的热情和动力。





晚上9点,焰火表演刚刚结束,香港还笼罩在蒙蒙细雨中,从四面八方赶来的观众已经在体育馆门口排起了长队。9点30分伴着悠扬的古典音乐,巨大的“竹简”从天垂下,一席素衣的孔子缓缓走到舞台中央,或翻滚、或跳跃,或喜、或悲,或形单影只起舞、或慷慨激昂群舞,孔子生命中的一幕幕在观众眼前延展开来……演出中掌声不断,谢幕时许多观众仍然依依不舍。




演出结束后,热情的香港观众依然久久不肯离去,他们排起长队,签售、合影持续了一个多小时。





一位穿着旗袍来的香港观众说:“因为看《孔子》,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所以我就穿旗袍来了。”


“因为香港更多的是娱乐文化,比较深奥、深入性的比如《诗经》或《论语》之类的就很少。(《孔子》)可以培养我们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认识。”一位先生说道。


在香港城市大学读研究生的支培说“我以前了解到的孔子就是书本上的,但是这个里面的孔子让我看到很多他想要在这个时代洪流当中,为自己、为这个国家抗争一些东西,他不只是那个安于向他的学生去传教的刻板印象,这个人物的形象非常饱满。”


“我知道了孔子是一位老师,是世界上第一位老师。”一对双胞胎小姐妹说,也许孩子的语言太过天真,可是至少她们也看懂了。


“那时候我们还是英国人统治,所有的学校课堂之间只有一个英国女王像,没有我们国家那些伟大人物、也更加没有孔夫子的像。小时候,1937年老师也教过几篇,我现在还记得苛政猛于虎,今天我重新看到的时候真的很感动。”一位头发花白的婆婆眼含泪花的讲到。


“因为过去香港受殖民地式的统治,英国管制了一百多年,所以说他们对中国文化一般来说不是太认识。因为殖民统治殖民者不会把宗主国的一些文化和民族这些东西进行教育、进行推广。大家知道,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重要的地位,他的思想他的文学对中国影响了不知道多少年。然而,与内地同根同脉的香港离开母体文化时间太久,现在很多人了解得少、认识得浅。舞剧《孔子》不仅文化底蕴深厚,而且艺术质量过硬,对香港群众来讲,是寓教于乐、打开了解传统文化之门的一把很好的钥匙,符合香港各界期待。所以我们在回归20周年的时候,选择舞剧《孔子》来香港表演,一方面看看艺术的演绎,另一方面实际上也是传统文化的教育、民族主义的教育。”庆委会执行主席郑耀棠说。


签售活动结束后,尽管天气炎热还是有大批观众久久不舍离去。香港经历了漫长岁月,传统的文化根脉却并没有断绝,他在老人心中扎根,也将在孩子心里萌芽。